时光荏苒,岁月流逝,本人自1975年7月宜兴川埠中学高中毕业后,转眼间从事紫砂壶专业创作设计与制作工作已经四十多年了,2013年11月取得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2015年6月获“宣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荣誉称号…
陈成
1963年3月出生在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籍贯:江苏。宜兴,现在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琴艺缘紫砂艺术馆)从事紫砂茶壶的设计。创作及全手工制壶。1980年高中毕业后即从事紫砂茶壶制作,师从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
储彩琴
姓名:李中财,字乐也 籍贯:江苏宜兴 出生年月:1963年4月 个人荣誉: 优秀刀笔陶艺家 高级工艺美术师 宜兴市刀笔书法协会常务理事 宜兴徐悲鸿画院紫砂陶刻院院长 中国陶瓷紫砂协会理事 中国宜兴紫砂收藏鉴赏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全国工商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紫砂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江苏鼎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艺术总监)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微视频(微电影)创作基地主任 从艺经历: 1963年4月17日———出生于江苏.宜兴,大专学历。自幼受到紫砂文化的熏陶,对紫砂艺术具有浓厚的兴趣与爱好,从艺三十多年来,对陶艺的制作有着独特的见解,在从事陶刻的创作和研究的道路上,不断吸取传统文化艺术精华,作品线条流畅,深见功底,既有传统的表现又有个性张扬。 2010年参加了专业人才培训和紫砂工艺美术师(高级)课程学习,被录入中国专业人才库管理中心,本人且长期专注陶刻的专业创作和创新,将传统的陶刻和具现代气息的陶刻意韵融为一体,创立了颇具个性的陶饰作品,并多次参加全国各地的陶瓷艺术的联展与艺术交流活动。与著名工笔画家喻继高,全国知名雕塑泰斗沈默等名家合作书画紫砂交流。热衷于敬老,教育等社会公益。在“宜兴刀笔陶瓷艺术作品展.暨一带一路宜兴刀笔陶艺全国巡展”中,荣获银奖,并得到了陈复澄、谈志坚、毛国强、徐安碧、邱玉林、李守才、等知名大师的充分肯定,作品多次被邀请展览并获奖,深受紫砂爱好者及收藏家的赞赏和青睐,并在海峡两岸三地紫砂学术交流论坛活动中,被授予“杰出紫砂艺人”荣誉称号,先后在报刊、杂志等刊物发表多篇优秀作品,虚心向老艺人学习,刻苦钻研陶艺创作,使自己真正成为德艺双馨,匠心独具的陶刻艺术家。
李中财
郑建明男,高级工艺美术师,1961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市杨巷镇城典村,1976年初中毕业后,学了一门木工手艺,1982年到丁蜀镇做木工,从而接触到了紫砂壶,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5年拜师韦新学习制壶技艺,从此走上了紫砂之路,在丁蜀镇落户做壶。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积累了深厚的制壶工底,传承了师傅的制壶风格,不断创新,在制壶风格上力求技艺精湛,花器、素器各有特色,仪态纷呈,同时在后期的工作中又得到多位大师的悉心指导,深谙传统器型的精髓,并且在实践中把木工技艺和制壶技艺相结合,创作的双喜壶深受广大壶友和外国友人的喜爰。这是一把方壶,内层方正,外层镂空喜字,壶钮一个喜字,突出处处见喜的效果,整体造型喜庆正气,以壶中之壶,镂空喜字形式寓意双喜临门!此壶把传统的喜字元素结合到传统的紫砂制作中去,令人爱不释手,更是馈赠之佳品!2018年6月,我有缘得到了国大师评委组长曹静楼老师的指点,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技艺与认识,同时也深深的体会到,在仿制传统壶的过程中要去伪存真,取长补短,去粗取精,要尽量选择历史上比较优秀的作品作范本,再结合时代的特点,该继承的继承,该调整的调整,最终把传统壶的精华继承下来,把不足的地方改正了,再加上创新的理念,时代特征刻划出来了,传统壶也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一把传统与创新结合在一起,以新面貌问世的传统壸握在手中,玩弄摩挲,人与壶亲,可谓是其妙无穷。这也许是领会传统在创作实践中最大的乐趣所在。经过长时间的磨练,所制作品曾多次获奖。尤其是在2019年6月,我非常荣幸的得到了央视《寻宝》栏目鉴宝专家蔡国声老师的指点,并且还收藏了我的作品《富贵吉祥》和《紫玉金砂》,这是对传统创新的肯定,也是对我的鞭策和鼓励,希望今后能做出更出色的作品回报社会!
郑建明
于天进,传统工艺大师,出生于一九六五年,师承紫砂老艺人陈刚又名小庾。一九八九年进紫砂工艺学习紫砂壶的制作,得到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的悉心指导。从艺多年,作品日臻成熟,在传统的技艺上力求变化创新,富有时代气息,形成自己独特的制壶风格,后又至南京艺术学院进修。作品款式新颖,造型美观大方,做工精细,古朴、典雅、崇尚传统手工艺和自然表现手法,造型端庄质朴,富有东方文化的雄泽神韵。从传统中吸取精华,水远追求新的境界和目标,使得不断创新,同时也得到陶艺界同仁的称赞和肯定。多次参展并获奖,登载于业内书刊,深受海内外壶家的喜爱和费赏。从艺多年,有诸多作品在《紫泥新韵》、《茗壶赏析》、《中国紫秒第一村》、《中国收藏・紫砂》、《中国紫砂》、《百壶图》等书刊上发表,受到海内外紫砂爱好者喜爱并收藏。
于天进
贾会成,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东羊平村人,1966年4月12日生,从事雕塑设计与石雕制作专业,1986年开办了精艺雕刻厂至今曲阳汇成雕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司占地80亩。
贾会成
曹兆庭,1958年8月生,山东人,中华高级木作师、中山市红宝轩红木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 曹兆庭在木作行业内浸淫多年,其领导的红宝轩红木是广东红木家具产区著名企业,集生产、设计、研发为一身,被业内公认为黑酸枝家具的领军者。 曹兆庭有着20多年的红木家具行业从业经验,凭借对红木家具的喜爱以及孜孜不断的探索精神,研发设计了多品类的红木家具。 在曹兆庭主持下,红宝轩红木家具产品以设计独特、工艺精湛、做工传统著称。其生产的景泰国韵沙发,器型厚重、雕工精美、工艺精湛,被钓鱼台国宾馆养源斋收藏。 多年的生产和实践,曹兆庭始终坚持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红木家具相结合的理念。他认为红木家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如何把握时代特征,并将当代文化与红木家具结合在一起,在工艺上形成突破,就成为曹兆庭不断探索和研修的目标。几年前,他将掐丝珐琅、微嵌、槽嵌等具有中国特质的工艺融合进他设计的红木家具中,使产品的艺术性得到提升,引起行业内震动,成为人们追捧的红木产品。 2016年5月,在首届中法文化论坛“一带一路”:文明对话与融合的交流活动中,中山红宝轩红木家具有限公司成为中国唯一一个被邀请的红木家具企业。曹兆庭携红宝轩精心制作的“辉煌腾达官帽椅”亮相,引起全场惊艳,大家纷纷为这对洋溢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明式四出头官帽椅竖起大拇指。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还专门与曹兆庭对其中的文化元素进行交流。 “辉煌腾达休闲椅”是曹兆庭以明式官帽椅为载体,将中国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的画作为纹饰图案。在椅子的背板上,以精致的雕工雕刻了花草、跃跃欲飞的蝗虫,并以立体雕的手法在搭脑上雕螭虎——蝗虫、螭虎上下呼应,动感十足,妙趣横生,活灵活现,巧妙地将中国人“飞黄腾达(飞蝗)”的意味嵌到名字当中,形成雅俗的高度和谐,使人领略到中国画与红木家具结合在一起的无限魅力,在家具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曹兆庭说,将红木家具与中国画这两个最为典型的内涵融汇起来,以当代文化特征结合古典家具,体现在红宝轩独特的创意和构思上,使人在使用过程中形成历史的纵深感,因此文化的同源性清晰,艺术特征明显,代表了当代红木行业人对传统文化上的高度认知。 与此同时,红宝轩将此创意延展到产品内涵上,推出大明雅韵系列家具。曹兆庭认为,作为红木人,如果不能给社会创造出一种带有标志性的文化,不论家具做得多好,在艺术上都是不可取的。 个人荣誉 2015年10月,受邀参加米兰首届世界绿色家居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品牌荣获“国际绿色家居设计贡献奖” 2016年5月,作为红木行业唯一代表,受邀参加首届中法文化论坛 2016年10月,获中华高级木作师荣称 2018年1月,作为中方文化大使,受邀参加首届中国当代经典红木家具中美交流展 作品荣誉 2018年1月,其作品《大明雅韵·辉煌腾达官帽椅》作为中国当代经典红木家具代表,受邀参加美国洛杉矶艺博会中国国家展,并在展览上直接被藏家购买收藏。 2017年3月,作品《大明雅韵·辉煌腾达官帽椅》荣获“杰出匠心工艺奖中式家具金奖”,作品《大明雅韵·三围独板外翻马蹄罗汉床》荣获“2017匠心最美·新古典红木家具金奖” 2016年8月,作品《大明雅韵·辉煌腾达官帽椅》荣获“受市场欢迎的中山红木家具十大精品”大奖 2016年5月,作品《大明雅韵·辉煌腾达官帽椅》成为独家受邀参加首届中法文化论坛的红木家具 2015年9月,作品《国宾沙发》被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收藏 2015年6月,作品黑酸枝家具被北京恭王府收藏 2014年9月:作品荣获第32届东莞名家具展“中式古典系列”金奖与“卧室系列”铜奖 2013年9月,作品荣获第30届东莞名家具展中式古典系列优秀奖 相关报道链接: 中华高级木作师曹兆庭:在家具上雕刻名画 ——第二届“中华高级木作师”荣誉获得者曹兆庭谈创新与发展 http://jiaju.sina.com.cn/news/hm/20161102/6199451354214499212.shtml 喜讯 红宝轩大明雅韵辉煌腾达官帽椅从中法论坛迈向美国洛杉矶 http://news.fang.com/2018-01-18/27615013.htm 红宝轩曹兆庭为行业分享中法文化论坛“精髓” http://jiaju.sina.com.cn/news/hm/20160608/6146229114585285568.shtml 钓鱼台国宾馆收藏红宝轩红木家具 http://jiaju.sina.com.cn/news/hm/20151102/6066772236424249748.shtml 揭秘:红宝轩家具三次结缘钓鱼台国宾馆的背后故事! http://huanggang.house.qq.com/a/20170316/026823.htm
曹兆庭
1977年,纪光兵出生在江西上饶广丰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里。江西上饶,吴头楚尾,四省交界八省通衢之地,被称为“像章第一门户”,风光秀丽,名山胜迹被历代官宦名流、文人墨客诗词咏颂流传至今。家里兄弟五人,他排行最小,身为么子的他从小无忧无虑经常上山下水,摸鱼捉鸟,少年时期故乡的青山秀水,草长莺飞在纪光兵的记忆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美好印象,犹如腹稿在胸,在他后来的木雕作品中,其青山若隐未隐,其流水迢迢萦回,恰似故乡山水之婉约:其花或如大家闺秀亭亭玉立只可远观不可亵玩,或如小家碧玉含苞待放未语先羞,其虫鸟动物空灵生动栩栩如生,人未近似已闻其音。 毕业之后,极其喜爱自然的纪光兵在偶然的机会中接触到了木雕这项工艺,看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灵心巧手下仿佛被按下了时间的暂停键,他对木雕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并结下了一辈子的缘分。17岁,他毅然决然的只身远赴福建拜师学习木雕。先后在武夷山龙阳公司,福州艺海工艺厂等地学习工作汲取养分。纪光兵一面对各家师傅的传统工艺废寝忘食般如琢如磨,力求吃透,另一方面业余时间他不断临摹《芥子园画谱》,从国画中探索技巧以及厚实底蕴。12年的刻苦学习与师傅的不吝传授,集各家所长,于传承中又见创新。他从对木雕空有一腔热情的懵懂少年成为在木雕行业声名鹊起的后起之秀,在山水、花鸟、动物方面有相当水平的造诣,”大处见其势,小处显其质。 2005年,近三十而立的纪光兵在福建莆田仙游坝下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一纪艺阁,并担任总设计,并一直运营至今。福建莆田,背山面海,历史悠久,是福建乃至全国木雕工艺的发源地之一。莆田木雕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素以“精微透雕”著称。在于莆田名家的交流探讨中,纪光兵也在不断突破自我,其作品愈加“得神取韵,了无匠气”。工作之余,纪光兵仍经常喜欢游历名山大川,感受鸟语花香发现自然之美,寻找艺术灵感。创作品主要以海南黄花梨,印度小叶紫檀,越南红酸枝等名贵红木料为材料,十多年,平雕以及根雕作品畅销海内外,并得到客户的广泛好品以及同行的认可。同为江西人的临川才子,《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有句诗一一我一生爱好是天然。这句话成了纪光兵的艺术创作理念。在带人以及与同行的交流中,他一直分享的是“道法自然”。 一件作品要从材料本身“形于天然”的筋骨中发现它的美,它的道,然后“顺其自然”,最后才能“浑然天成”。这样的作品才有灵性,犹如好酒,愈久弥香,经得起时代以及审美风格变迁的考验,成为真正的艺术品。这是木雕工艺的初心,也是那个从年少就热爱自然的纪光兵的初心。不忘初心,道法自然。在追求艺术境界以及发现自然之美的道路上,纪光兵矢志不渝。沿途也收获了很多业内的认可以及鼓舞。 2012年3月荣获第九届中国红木家具文化博览会传统工艺金奖; 2012年5月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师专业职称; 2012年11月作品《年年有余》荣获中国木雕竹编艺术工艺美术博览协会银奖; 2013年11月荣获第八届中国木雕竹编艺术工艺美术博览协会金奖; 2016年12月作品《苍龙教子》荣获首届中国东盟红木旅游工艺品纪念品设计大赛金奖; 2017年11月作品《乡情》荣获第二届中国木雕竹编艺术工艺美术博览协会金奖; 2018年4月入选参加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的传统工艺文化传承与创新高级研讨班暨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活动。
纪光兵
蒋春海、男、汉族,现年45岁,高中文化程度,临夏县坡头乡塬堡村人。现为甘肃省砖雕协会会员、临夏砖雕州级传承人。自1990年高中毕业后师从甘肃永靖白塔寺古建筑艺术第六代传人鲁海林长期从事古建营造大木作、木雕、砖雕工作,精通临夏砖木雕刻各种技法。近年来跟随白塔寺古建筑艺术六代传人鲁海林北上辽宁承建福寿宫,西进青海湟源重建丹格尔古城,在临夏县祥泰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组织生产了临夏县双城大庙山万圣阁、潮阳寺、大何庙、八排庙、龙泉寺大殿及百益民俗院砖雕构件。2015年月代表临夏砖雕传承人参加了云南昆明官渡第五届全国非遗联展,砖雕作品《鸟语花香》《岁寒三友》等官渡非遗中心收藏。2017年10月起任临夏县库区移民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砖雕实训指导技师。
蒋春海
沈国平 高级工艺美术师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紫砂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员 著名中青年陶艺家 1966年生于宜兴市丁蜀镇陶艺世家,从小由于受到家庭的熏陶,热爱紫砂艺术,自踏上紫砂艺术之路后,虚心好学,遍访名师,拼搏努力,刻苦学习紫砂制作技艺,并打下了扎实的传统制壶基本功。在学艺期间,荣幸拜到了顾景舟第二代高徒高海江为师,同时,又得到了李昌鸿、季益顺、程辉、査元康等大师的精心指点。在制作技法上更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所制的作品出现了崭新的艺术感染力,大气流畅、优雅、舒适。多次在国家级、省级举办的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的作品评比中屡获殊荣。深得紫砂业内人士及大师的一致好评,也深得紫砂爱好者和藏家们的青睐。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宜兴的紫砂艺术,弘扬紫砂精湛的传承制作技艺,弘扬它的灿烂文化,为此,本人从2006年到北京创办紫砂艺术文化园,至今已又开设了陶艺制作班,让更多热爱紫砂、爱好紫砂的群体有贴身的接触,和面对面的交流等联谊活动。同时,也为净化紫砂市场,促进紫砂艺术的健康发展作出努力和贡献。
沈国平
中国传统工艺大师, 非遗技艺传承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一带一路走向世界中华名家)编委会副主编,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紫砂文化促进会广东惠州分会会长
张德华
中国传统工艺大师,1953年生于江苏宜兴市丁蜀镇前墅古龙窑村。1990年弃教从艺,期间到南京艺术学院北京清华大学函授深造,从陶艺理论上得到了较为系统的灌输与提高,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从传统工艺中吸取创作原理,创制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并且掌握了扎实的制壶功底,
周庚大
张海潮,中国传统工艺大师,1967年4月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现任吴钧大器钧瓷有限公司艺术总监。中国宝玉石协会副主席、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南省工商联副主席、先后荣获2008魅力河南十大人物、和谐中国2008年度人物、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张海潮
郑仙水1960年生于浙江省龙泉市,早年跟随艺人学艺,凭着悟性和勤奋,很快掌握了拉胚、修胚、雕刻、上釉、烧制等制作工艺。2010年后,创办了昴山珍缘青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拜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陈根先生为师,进行青瓷人物雕塑设计。其作品做工精致,釉色剔透,温润如玉,尤以粉青、梅子青、釉色见长,哥弟窑结合,书画入瓷,把龙泉青瓷薄胎厚釉的特点彰显致极。他创作时融入思想和情感,以气塑形,以形传神,寓意深刻,含而不露。他设计创作的仿古瓷“龙泉青瓷粉青风耳瓶”几可乱真,令人拍案叫绝。他为电影故事片《龙泉窑传奇》设计制作了飞天娘娘青瓷塑像,还与龙泉昴山寺万佛殿结缘,烧制“九莲观音青瓷佛”,由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一诚长老为之开光,名震海内外。2016年,郑仙水被中国民间文物艺术品传世工程组委会授予中国传统工艺大师称号。 1551025334435051.jpg 1551025336709594.jpg 1551025336777541.jpg
郑仙水
程辉195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老艺人吴云根学习紫砂造型制作技艺,经过30多年的学习、钻研、磨练,1993年被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程辉老师在继承紫砂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努力创新,尤以光素器、竹器、方器为主流作品,努力追求朴实、端庄、稳重、大方,型体注重点、线、面的结合,虚实对比,视觉效果,使用功能等诸多方面,在型体的把握上,处理好构件与主体的关系,阴暗、光影的反差对比等,使作品能达到既有观赏性,又具备使用功能。程辉老师从艺五十多年,先后有上百件新品问世,他制订“紫砂陶器”国家标准GB10812-89,为规范紫砂生产、质量管理等起到关键作用。其《虹途壶》被中南海紫光阁永久收藏,历时三年研制的“乾隆青灰段紫砂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得到宜兴市科技进步奖。2016年,程辉被中国民间文物艺术品传世工程组委会授予中国传统工艺大师称号。 1551021561559154.jpg 1551021562984739.jpg 1551021562871135.jpg 1551021562933703.jpg
程辉
许晓芳女士1969年生于素有“雕刻北工之乡”的河北永清县,受乡土文化的影响,自幼就酷爱雕刻这门古老的技艺。17岁即拜北工先驱雕刻大师杨恩奇为师,得到大师的真传。 她在雕刻技艺道路上,不断登高,技术突飞猛进,短短几年熟练掌握了牙雕、竹雕、核雕、角雕、玳瑁雕刻、脱胎漆器制作等精湛技艺。2003年创办廊坊市亚新雕刻厂,她一边研究创新之作,一边继续带徒授艺,在此期间倾囊而授广纳授徒200余名。 2014年为适应社会发展与世界接轨,与时俱进便成立了廊坊市珍艺工艺美术品有限公司。2014年11月公司被市文广新局命名为廊坊市第二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并且“脱胎漆器金漆镶嵌”“玳瑁雕刻”被廊坊市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5年公司被列入《廊坊市国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并已推荐申报河北省文化产业十三五规划。 许晓芳曾因精湛的雕刻造诣受北京市政府邀请入驻“京城百工坊1号”,(中国百位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在京期间,许晓芳创作的多项作品获国内大奖。 2015年7月许晓芳女士获“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8月在第十届河北省七夕情侣节荣获“巧女星”称号;2014年3月评为“圣基杯”省工艺美术“创新人物九佳之一”;9月在保护、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繁荣我省民间文艺事业中,评为“先进工作者”。现为廊坊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民俗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河北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本公司在取得经济效益同时,也不忘发展社会和文化传播的功能,近年来包括《中国文化报》、《廊坊日报》、《廊坊都市报》、廊坊电视台等众多媒体都对许晓芳大师及其作品进行了广泛地报道。公司积极参加省文化厅、省文联、省民协、市文广新局等部门举办的各项展会,赢得了省文化厅党组书记王离湘,副厅长彭卫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教授徐艺乙,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北省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师范大学教授魏力群等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赞誉。同时也取得荣誉和奖项,山花奖一次,金奖九次,银奖一次,铜奖二次,优秀奖二次,精品奖一次。 许晓芳的代表性项目“脱胎漆器金漆镶嵌”,是漆器中的一种,也是“燕京八绝”之一。脱胎漆器具有胎薄体轻、坚固耐用、色泽明亮、光彩夺目、防腐耐酸碱,具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属性。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是中国传统宫廷技艺。 脱胎金漆镶嵌漆器是用血胶把多层棉布粘在一起制骨成形,以漆添肉,多层涂刷制体。经数月阴干打磨后再将玳瑁雕刻成各种图案镶嵌在漆器上。有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所雕之物活灵活现、神采飞扬、足见功底。更叹为观止的是所雕之物均能活动。轻轻摇动有沙沙作响的声音。最后还要在所制漆体用彩绘描金等技法画上考究的花纹,才能算整个作品完成。 脱胎金漆镶嵌漆器制作过程工序繁琐、难度大、时间长。每件作品都涵盖了三种截然不同的绝技“脱胎技法、雕刻技法、彩绘技法”。 1551024181368395.jpg 1551024182121990.jpg
许晓芳
陈达强,1962年出生,广东番禺人,1982年进入红木家具行业,1986年建立永华红木家具。现任广州市番禺永华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广州市家具行业协会荣誉会长。技艺易获,匠心难得。源于对红木家具的热爱,31年一直专注于研究中国文化和红木的课题,初始便坚定走精品路线,进而在产品方面下足了功夫。 近年来,陈达强大师获奖作品数不胜数,2006年,陈达强大师设计的红木家具作品马蹄脚沙发、灵芝餐台等获“产品外观设计专利”。2009年,草龙博古柜、卷书沙发多项作品获“产品外观设计专利”。2015年,由陈达强大师倾力打造的倾世玫瑰椅、疏影暗香玄关台代表作获得广东省工艺美术精品。2016年,荣获“中国传统工艺大师”资格认定,其作品《木韵大红酸枝凤凰来仪宝座椅》斩获中国民间文物最高荣誉奖系列“云工奖”金奖。2016年,其作品“木韵·国色天香沙发”荣获第六届中国国际轻工消费品展览会“国艺杯”金奖。2016年,携30周年代表作“木韵檀雕”系列精品参加3月广州家博会、7月北京红木家具精品品鉴会、9月上海家博会,以及2017年3月广州家博会。四次展会,精心打造了温馨舒适的展厅氛围,展现了中国古典家具文化的魅力,赢得各界人士盛誉。 与此同时,陈达强大师近年来被各级单位评为“民营企业入宪30周年风云人物”、“番禺区杰出企业家”、“优秀商会会长”、“中国红木家具行业十大风云人物”“广州创业30年功勋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不仅如此,陈达强大师现任石碁商会会长、番禺区人大代表、番禺区工商联副主席、番禺区厂商会副主席、番禺区企业联合会副主席、番禺区中小企业协会副主席、香港石碁联谊会名誉会长、番禺区海外联谊会理事。 1551021321152160.jpg 1551021321895620.jpg
陈达强
郭桂花,女,1962年10月出生,浙江磐安人,中国传统工艺大师、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红木协会常务理事、金华市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磐安县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中国红木高级艺术师。 守着一份寂寞和清苦,从笨拙到熟练,到最后看着一副副作品在手下生花,渐渐地爱上了这一行。每一种艺术无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学习木雕刻技术、木雕理论知识的同时,感受传统手艺凝聚的智慧,尽自己最大努力去传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文化,研究各种题材的雕刻主题,在雕刻实践中自己的技艺也在不断的提升,接触了薄浮雕、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阴雕、半圆雕、圆雕等等各种雕刻技法。
郭桂花
武元才,男,汉族,1961年生,甘肃省临夏县先锋乡人。现就职于甘肃明丰建筑集团青韵砖雕有限公司,任总设计师。 武元才自幼酷爱绘画,常醮泥浆作画于墙面、窗沿。初中毕业后,拜师当地砖雕名家石观音习刻砖雕,后随师承建庙宇寺观多年,技艺精进。2007年,作品《硕果累累》在甘肃省第二届百合花奖民间工艺美术展获奖,国家发改委等6部委北京举办的创新成就展上成功展出,作品被甘肃省人民政府陈列馆永久收藏。2008年,作品《葡园清趣》在临夏州首届砖雕技艺大赛斩获银奖。自此,在临夏砖雕界声名鹊起。后与同门师兄石民协力参建了临夏台子拱北、东乡县黑泉沟清真寺、临夏红园广场《大河之洲》等工程,成为临夏砖雕界标志性建筑。
武元才
崔松伟,男,汉族,禹州市神后镇人,生于1967年,中共党员。中国陶协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 1984年至1994年师承于刘国安、刘富安学习钧瓷配釉、烧成、造型等技艺,并在红石桥办瓷厂担任管理、技术工作。 1994年自主创办兴泉瓷厂。 2000年建锦丰源钧窑并担任厂长、技术总监职务。主要从事传统煤烧、柴烧、炉钧钧瓷的工艺技术研究与开发。在原钧瓷二厂煤烧钧瓷工艺的(玉石釉)基础上又不断精选材料、反复试验使原有的工艺水平又上了一新的台阶,创新和生产出了一批钧瓷爱好者和收藏界青睐的作品。作品多次被政府选为国礼赠送外国政要及友好人士。 2007年获得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2008年考入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于2010年毕业,获大专学历。 2008年被评为“重建汶川爱心大师”。 2011年8月获得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2011年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国家级培训项目《禹州市陶瓷高级研修班》并获得结业证书。 2012年12月被授予许昌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2013年12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中,本人当选艺委会常务理事。 2013年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中当选为理事,并被评选为中国陶瓷行业杰出企业家。 2014年04月19日被河南省陶瓷艺术研究中心诚聘为副理事长。 2011年6月29日,锦丰源钧窑柴烧钧瓷第一窑烧制成功!该柴窑容积为5.5立方米,内置大小器型钧瓷共99件,开出珍品5件,成品42件。作品以传统器型为主,釉质浑厚,窑变斑斓,呈现出少见的葡萄紫、鸡血红等诱人色彩,博得众人的一致喝彩。 2011年8月进行了“钧之美艺术馆开馆暨《润泽四方》钧瓷国礼展示仪式”的举办。作品《润泽四方》被作为国礼赠送给泰国总理英拉以示祝贺。 自2011年作品《润泽四方》被选送为国礼赠予泰国总理英拉·西那瓦,从此与泰国结下了不解之缘。2012年4月英拉·西那瓦到京访问,作品《盛世荷美》再次赠予泰国总理英拉·西那瓦。2012年5月17日应泰王国总理办公室的邀请,我携带钧瓷艺术作品飞赴泰国进 行了为期四天的文化交流,分别向泰中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韩文华、泰国国际贸易商会秘书长陈铁军赠送了代表作品《梅瓶》和《一尊》。泰国国际贸易商会会长、东盟加六国贸易促进会主席王创合特意安排丰盛晚宴为我一行接风,向其赠予的《福寿石》得到了王将军的高度赞扬。5月21日上午国驻泰国大使馆邀请,我如约拜访,大使馆张益明参赞伏霄汉秘书热情迎接,并将我赠送大使馆的《盛世荷美》摆放在贵宾厅显著位置,感谢我的来访和赠送作品。下午我在泰国河南商会会长高振峰、泰国王室郑先生陪同下,由总理府贵宾车接进了泰王国总理府,与总理办公室部长沃拉瓦特·阿平压库进行了文化交流,同时我向大家展示了我的新作品《威仪天下》,赢得了大家的高度赞誉,该钧瓷作品将作为中泰两国友谊的象征赠送英拉总理,沃拉瓦特·阿平亚库部长特别高兴,与我以及作品《威仪天下》合影留念并安排在第二天泰国重要报纸将图片头版登出。又当即安排工作人员将钧瓷作品《威仪天下》送往英拉总理办公室,并陪同我等一行参观总理府,还与泰国交通部长查洛鹏·路昂苏万一起设晚宴为即将回国的我等一行送行。席间,总理府工作人员特意送来了两盒包装精美的水果——榴莲,工作人员说,英拉总理刚回到办公室,看到钧瓷作品《威仪天下》后非常高兴,说“真漂亮,我办公室已经收藏三件钧瓷作品了,感谢中国的艺术大师。”,工作人员还说这两盒榴莲是总理特意安排让大师品尝的,以表谢意。自此,我与泰国结下更坚固的情谊,为中泰两国交流做出我个人力所能及的贡献。 2012年经过长时间多次实验炭烧小窑炉钧,终于烧制成功,为使更好的把这一项传统工艺发扬光大,在新的窑址建造六座炭烧小窑炉钧窑炉。2013年已熟练的掌握了小窑炉钧的烧制技术,并出炉了优秀作品,在各种大赛中获得了各项荣誉,得到了收藏界以及钧瓷爱好者的好评和青睐。 2013年2月6日,由中国驻泰国大使馆举办的“开门过大年”迎新春活动在泰国曼谷新落成的泰中国际文化中心隆重举行,钧瓷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五大名瓷”、中国重要的文化元素,锦丰源钧窑应邀参展,参展作品受到中泰各界高层人士高度称赞。此次锦丰源钧窑 和东盟加六国组织签订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钧瓷走向国际,为钧瓷文化的发扬与推广作出了自己的不懈努力。 近年来取得的荣誉有: 作品在“中国之星”设计大赛展评会上获得多项“优秀奖”。 作品在历届中国钧瓷文化节上获得多项“珍品奖”、“精品奖”,在2007年中原古陶瓷文化交流暨当代陶瓷名家作品展评中,作品被评为“珍宝铜奖”,收藏家最喜爱的陶瓷精品。 2007年至今一直采取高科技已成功研制出“无级调光节能灯”,开创了钧瓷“既能观赏、珍藏,又可方便使用”之先河,属国内外首创。2009年该灯具获得河南省旅游局旅游品“金奖”。 2008年,“河南之星”设计大奖赛中,作品被评为“银奖”,作品八卦炉荣获优秀奖。 2008年首届香港“紫荆花杯”国际陶瓷艺术博览会上,作品获得“铜奖”。 2009年中国陶协举办“闽龙杯”陶瓷原创设计展品会上作品分别获得“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六个。本厂作品先后被宜兴博物馆、香港英国珍宝博物馆永久收藏。 2009年作品《小佛头》、《出戟尊》、《凤鸣尊》、《盘口瓶》、《虎头瓶》获得2009年河南省艺术陶瓷作品精品奖。 2010年6月在《陶瓷中国》2010第六期中发表论文《官钧窑“宋代说”研究综述》。 2011年7月在《中国陶瓷》中发表论文《当代中国钧瓷艺术未来趋向分析》。 2010年9月作品象头瓶荣获“首届中国历史名瓷烧制技艺大赛”优秀奖。 2010年11月作品玉壶春荣获2010“河南之星”优秀奖,作品财富尊荣获2010“河南之星”陶瓷艺术设计类铜奖。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作品:鹅颈瓶、六方瓶、双连瓶、双龙尊、虎头瓶、双龙活环瓶等被选送到河南馆展出。 2010年在中国钧瓷文化台湾行钧瓷作品展会上多项作品被评为珍品、精品。被选送到台湾展出。 2010年作品又选送参加中国钧瓷(香港)国际文化艺术展。其中作品《鼓钉洗》被选为纪念品赠送给香港各界友人。 2010年在“首届中国(国际)汝瓷文化节中国历史名瓷烧制技艺大赛”中,双鱼方瓶荣获“银奖”。 2010年作品《玉壶春》在中原之星陶瓷设计艺术与创新大赛中荣获银奖。 2010年作品《明月照前程》在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中荣获优秀奖。 2010年作品《出戟尊》在第九届中国陶瓷艺术设计与创新评比河南陶瓷艺术大赛中荣获金奖。 2011年《虎头瓶》、《润泽四方》在纪念建党九十周年党报党刊事业发展成就展中展出。 2011年《虎头瓶》经中国陶瓷协会评选,首届“大地奖”陶瓷作品评比中荣获“银奖”。 2011年8月两件作品虎头瓶经评选在首届“大地奖”陶瓷作品评比中荣获银奖。 2011年8月22日作品《润泽四方》由出访泰国的外交部部长作为国礼赠送给了泰国总理英拉·西那瓦。 2011年12月被禹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为二零一一年度“文明诚信业户”。 2012年1月被中共禹州市委禹州市人民政府授予禹州市第十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荣誉称号。 2012年4月,锦丰源钧窑崔松伟应邀前往泰国,由泰国总理办公室主任亲自接见,泰国总理英拉•西那瓦赞扬锦丰源钧窑作品《润泽四方》、《盛世荷美》、《威仪天下》“这件钧瓷作品实在是太美了,我现在已有3件钧瓷,感谢中国的工艺大师。” 2012年5月1日,作品《盛世荷美》荣获2012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评比“银奖”。 2012年5月28日作品《盛世荷美》被中华民族友好促进会选为高端礼品,赠送给沙特阿拉伯王室成员易卜拉欣先生及沙特经贸代表团。 2013年作品《手拉大鸡心碗》荣获2013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评比“金奖”。 2013年7月11日参加在厦门市外事宾馆悦华大酒店作品《平安吉祥尊》被中国文化促进会选为国礼赠送给应邀来华访问的泰国上议长尼空·瓦拉帕尼。总经理崔松伟并与东盟加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秘书长陈铁君举行钧瓷推广合作签约仪式。正式成为东盟加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战略合作伙伴。 2013年11月8日在中国·禹州第八届钧瓷文化节上,我厂柴烧钧瓷作品、小窑炭烧钧瓷作品共参展20件作品,其中获得8个金奖,6个银奖,4创意奖。 2013年11月精选钧瓷作品发往泰国,把钧瓷文化推向东盟加六国地区,使钧瓷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钧瓷文化的神、奇、妙、绝。为弘扬中国传统工艺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013年11月所在锦丰源钧窑被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评选为“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 2014年05月锦丰源钧窑被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河南省“中国钧瓷”评定委员会评为《中国钧瓷名窑》。 2014年05月作品《富贵瓶》、《象鼻尊》、《双龙尊》、《大富贵瓶》在河南省首届陶瓷艺术品博览会中均获得金奖。 2014年06月作品《富贵画缸》、《双龙尊》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与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大地奖》分别获得银奖、铜奖。 2014年08月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中,连续当选为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 2014年10月钧瓷作品《挂盘》在河南省第三届钧瓷窑变艺术创新大赛中获得两枚金奖、一枚银奖。 2015年03月羊年生肖作品《洋洋得意》在《2015禹州“喜羊羊”乙未羊年钧瓷主题作品展》活动中,被评为金奖。 2015年7月被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聘请为客座教授。 2015年9月被宋元钧瓷标本博物馆、中国钧瓷收藏研究会聘为副会长。 虎头瓶 直径22厘米高30厘米.jpg 《虎头瓶》 双鱼方瓶 长19厘米宽15厘米高38厘米.jpg 《双鱼方瓶》 云工奖作品-盛世荷美.JPG 《盛世荷美》
崔松伟
郭天伟,男,1956年生,浙江东阳人,中国传统工艺大师、木雕工艺美术大师。 1983年成立东阳市南江工艺木雕厂(乡镇企业)任厂长、1993年台湾老郑工艺品有限公司合并到东阳南江工艺木雕厂、 2012年成立东阳市天伟木雕厂任总经理,1991年评为工艺师助理、2004年评选为东阳市工艺师、工艺美术大师、中国传统工艺大师。创作设计的木雕艺术品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工艺美术评比的特等、金、银等大奖。有2篇论文在《浙江工艺美术》杂志上发表。
郭天伟
2020年3月28日,是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发布一周年,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
随着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修正案的发布,商会团体标准工作得到了全国工商联、国家标…
2020年3月28日是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发布一周年,在2020年3月23日全国工…
钧+窑+梅瓶2018天工奖获奖作品2018天工奖获奖作品2018天工奖获奖作品20…...
...